• 住房日期
  • 退房日期
  • 房間數
BOOK NOW
  • 赤崁樓

    赤崁樓原為荷蘭人所建。早期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,所以也把赤崁樓叫做紅毛樓,或稱番仔樓;目前赤崁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,也是台南代表性的名勝,赤崁樓的文物與建築歷經荷蘭、明鄭及滿清時代,初建於西元1650年,其建材據說皆由荷蘭人自海外運來,稱為普羅民遮城,係荷蘭人在漢人起義抗荷的郭懷一事件後所興建的。在鄭成功攻佔台灣以後,曾經改普羅民遮城為『東都承天府』,並以赤崁樓做為全島最高的行政機構,隔台江與今安平古堡相對,十分具有歷史與文化的價值。

  • 大天后宮

    「大天后宮」俗稱"台南大媽祖廟",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。「大天后宮」供奉的主神,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,是台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。「大天后宮」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王府。清康熙22年(西元1683年)水師提督施琅攻佔台灣後,鑒於台灣人民對於媽袓信仰的虔誠,為收服民心,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袓廟,並將媽祖晉封為天后,廟稱大天后宮。「大天后宮」主要可分成四大部分,三川殿、拜殿、正殿、後殿,稱之為「四進」。栩栩如生、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是本宮最大的特徵,是約300年前一位大陸泉州師傅所做,可說是台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。

  • 武廟

    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,又稱大武廟,有別於新美街上的開基武廟(稱為小關帝廟),與大天宮比鄰相接、與赤崁樓相對,位於永福路,是台南最古老的武廟。建於明鄭時期,原以岳飛與關公並祀,清朝攻台後,漸漸改成主祀關公,後又追封關帝三代並重建正殿廟門,也提升成為官方主祀典廟宇,故定名為祀典武廟。日據時期祀典武廟雖不再舉辦官方祀典儀式,但仍為台灣武聖關公的信仰中心。內政部於民國72年列屬國家一級古蹟。

  • 孔廟

    台南孔廟位於台南市南門路,建於明朝年間,台南孔廟為全台第一座孔子廟、最早的文廟,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學之所,號稱『全臺首學』。台南孔廟建築莊嚴宏偉,氣氛肅穆,列屬國家一級古蹟,擁有眾多的歷代帝王元首御匾,現還大致保持「左學右廟」的傳統格局。孔廟的紅色圍牆代表著崇敬高貴,緣於周朝貴族宮殿冠服的顏色;極富風味、雕工華麗的傳統台閩式建築,都是台南孔廟魅力之所在。廟旁蒼鬱的古樹、綠意盎然的中庭,伴著古味古香的建築,思古幽情油然而生。台南孔廟不僅僅只是台南的地標,更是學子們的心靈寄託、放鬆的好地方。

  • 台灣文學館

    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舍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,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,落成於1916年,戰後曾為空戰供應司令部、台南市政府所用。因經歷不同單位與不同時期使用,致使本建築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。在歷任文建會(今文化部)主委的擘畫與支持下,迭經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兩任主任及同仁之努力,自1997年開始進行修復整建工程,至2003年修築成為地上二層、地下三層之建築,面貌煥然一新。2003年10月17日,遙念蔣渭水等先賢成立「台灣文化協會」之精神,「國立台灣文學館」選定此日正式開館營運。

  • 五妃廟

    五妃廟原為五妃墓,位於臺南市中區五妃里五妃廟原稱「五烈墓」創建於明永曆37年(西元1683年),靖海候施琅征臺,鄭軍失利,鄭克塽乞降。堅貞愛國的寧靖王以為義不可辱,決定殉死,並將心意告知五妃,希望她們自求生計。自元配羅氏死後,便隨侍在側的五妃,聽後都表達了全節從死的決心,於是從容自縊。寧靖王在料理後事,辭別故舊及鄭克塽之後,投環而死。為鄭氏末期寧靖王朱術桂從死之姬妾袁氏、王氏和勝妾秀姑、梅姐、荷姐等五人合葬之處。迄今有三百餘年,墓傍有一小祠,為義靈君墓,係當年殉死二侍埋骨之處。五妃墓址原稱為魁斗山,因為魁桂音近,所以許多詩人墨客皆取諧音而稱為桂子山,且因過去附近到處是一片荒蕪,羊腸小徑,蔓草雜生,罕有人跡,因此也被稱之為「鬼仔山」。

  • 延平郡王祠

    延平郡王祠是全國最早,也最著名的鄭成功祠。鄭成功從荷蘭人手裡收復台灣,並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,建設台灣不遺餘力,深得民心,死後人民設廟奉祀,但為避免清廷找麻煩,故稱鄭成功為「開山王」。開山路之名,也是因此而來。 清同治13年,欽差大臣沈葆禎奉命來台辦理防務,深入民間才發現鄭成功對建設台灣的貢獻,上書皇帝強調鄭成功是明室遺臣,而非亂臣賊子,建議建祠紀念之。朝廷同意後撥款立祠,諡號忠烈,並在正門石匾提「明延平郡王祠」,這是清朝首度承認鄭成功的事蹟。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,俗稱鄭成功廟或開山聖王廟,位於台南市開山路,佔地9400餘坪,奉祀台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,為台灣的重要古蹟。佔地廣闊,庭園修築極美,整體風格莊嚴典雅,是台灣唯一福州式廟宇建築。 延平郡王祠分為照壁、供奉鄭成功的正殿、崇祀太妃與寧靖王的後殿,以及東西廡。厚重的琉璃綠瓦,襯著低矮的紅色牆身,配合祠外延平公園的池榭垂柳,令人發思古之幽情。 祠中收藏許多古文物,包括珍貴的沈葆禎手書。東西兩廡則陳列鄭氏部將牌位、儀仗等。後殿中央供奉鄭氏母親田川氏的牌位。庭中的兩棵古梅是鄭成功親手所植,已有300年歷史,每到寒冬吐露芬芳。祠堂右邊的台南民俗文物館,展示有民間的藝術品、古代生物標本及古代匾碑,館藏豐富。祠前右側並保留著兩座銅製古炮及七座鐵製古炮。

  • 林百貨

    林百貨俗稱五層樓仔,座落於臺南市末廣町,是臺灣第二家百貨公司,僅比當時臺北市榮町的菊元百貨晚幾天開幕,並與之並稱為臺灣日治時期南北兩大百貨。 林百貨在1932年開幕時是當時臺南市最高的建築,且配有南臺灣第一部商用電梯,以及許多現代化設備,是日治時期臺南末廣町繁榮的象徵[1]。在二次大戰後曾改為其它用途,亦曾長期閒置,後來公告為市定古蹟,經修復後成為臺灣僅存最古老的西式百貨歷史建築。 2014年6月14日,林百貨以原名再度開幕,轉型為文創百貨,就在台南富華飯店正對面,目前由高青開發經營。

  • 安平古堡

    臺灣城又稱王城、赤嵌城、安平城。原為荷蘭人所建,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,所以把這座巍峨的域稱為紅毛城。日治時期改建後,稱為安平古堡,沿用至今。 熱蘭遮城興建於1634年。 完工之時,城分內外兩城,內城形方,共築三層,下層位於地面下,作為倉庫,地上有兩層,上層四角有稜堡,兩角之中間有北、東、南三門,北門門額上刻有T‘CASTEEL ZEELDIA GEBOUWED ANNO 1634 〔熱蘭遮城建於一六三四年〕字樣。下層四角亦有稜堡,台基各邊中央各有半圓堡,半圓形中央各有井一口。 北側有小門及樓梯,可下地下室的彈藥庫。上下兩層富有雉堞,突出的稜堡附設有瞭望塔,稜堡作為砲塔之用,各有大砲五門。整座城堡係以糯米汁、糖漿、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。現存城牆數段及半圓形之稜堡殘蹟各一,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殘蹟規模最大。

  • 花園夜市

    台南佔地最廣、規模最大、攤位數量最多、最具台南在地指標性夜市─花園夜市。可分為美食小吃區、休閒娛樂和精品百貨三大區塊,其中人潮最多的,莫過於能填飽大家五臟廟的美食小吃區。火鍋、燒烤、沙威瑪、臭豆腐、臭臭鍋、塩水雞、蚵仔煎、牛排和大腸香腸等等小吃應有盡有。

  • 小北夜市

    小北觀光夜市(又稱小北夜市,位於西門路四段的道路上),舉凡鱔魚意麵、棺材板、安平蝦捲、臭豆腐、魚麵等等,小北夜市都可以吃得到,因規劃完善,自治會組織健全,讓來這裡的遊客非常放鬆且開心的享用美食,是兼具玩樂、休閒、吃喝的中型夜市。

  • 富盛號碗粿

    富盛號碗粿遠近馳名,表面鹹香、Q嫩的碗粿,下層藏有香菇、蛋黃、豬後腿瘦肉、蝦仁等豐富配料,澆上入口回甘的油膏,單吃已風味十足,再淋上蒜醬或芥末,又是另一番滋味。

  • 阿松割包

    阿松割包創業於1941年,老字號招牌,現今更是網路排隊名店,除了普通包、瘦肉包,還有獨家推出的豬舌包,醬料獨特,香氣中帶點甜味,配碗湯品更完美唷!

  • 台南味葉家小卷料理

    台南味葉家小卷料理,店家特製的粗米粉,即使久煮也能維持口感,小卷全年盛產,切得大塊豪邁,讓湯頭更顯鮮美,別忘了要加上芹菜和白胡椒粉提味唷!

  • 國華街肉燥飯

    招牌上只寫著小小的國華街肉燥飯,在地人才知道的祕店,賣到過午就收工,除了肉燥飯之外,聽說鹹粥也是駐店招牌,再配上幾樣小菜,難以言喻的美食天堂,一定要親自品嘗。

  • 阿里阿都壽司

    阿里阿都壽司,國華街在地經營數十年老店,平價美食,超值享受。以新鮮高級的海鮮食材,保留食材鮮美風味,如果您來到國華街,請務必去品嘗那手工繞指的極致美味。

  • 邱家小卷米粉

    邱家小卷米粉,在地老字號,就算菜單乾脆到只有小卷米粉和小卷湯兩種,客人還是絡繹不絕,過了用餐時間依舊大排長龍。創立於1995年,老闆堅持小卷川燙、冰鎮、再回鍋進熱湯,QQ脆脆好美味啊!

  • 金得春捲

    金得春捲以三張春捲皮墊底,鋪上肥瘦各半的豬肉、豆干、蛋絲、高麗菜、火燒蝦仁、大蒜、香菜、花生糖粉,最後,一定要加上畫龍點睛的「皇帝豆」,這才是台南獨家,到地春捲味。

  • 修安扁擔豆花

    ㄧ根扁擔,兩個木桶,修安扁擔豆花裡面除了裝豆花,還盛裝時代的技藝與記憶,修安扁擔豆花,傳統古早味,綿密的口感,豐富的口味選擇,歡迎來國華街品嘗這有故事的豆花唷!

  • 康宇家

    康宇家是來自日本京都,正統宇治抹茶系列甜品,採用日本空運物料直送,食尚玩家莎莎熱情推薦,店家招牌抹茶金時白玉,在國華街可是人手一支唷!

  • 存憶Café Bar

    存憶咖啡,顧名思義來到這裡除了可以喝咖啡、還可以聽台南版的海角七號,甚至夜宿古屋體會百年古屋光景,邀請喜愛欣賞古屋的同好一起進入時光隧道,體會府城古屋的風華再現。